行业展望及配置建议:
新能源汽车:
当前位置,新能源车板块: 1)锂电池板块经历长期大幅回调。 2)三季报锂电池板块盈利能力大多环比提升,证明业绩的扎实和盈利的稳定性。 3)碳酸锂价格下降、减值影响有望边际减少,同时有望刺激下游需求。车型供给增加+快充、智能化体验提升,电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4)估值具备安全垫。 同时重视快速增长的充电桩行业,及相关企业通合科技、盛弘股份、沃尔核材等。 重视磷酸锰铁锂、 复合集流体等的 0-1 过程。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天赐材料、科达利、比亚迪、星源材质、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德方纳米、信德新材、天奈科技、杉杉股份、中科电气、 壹石通、孚能科技等。
电力设备及储能:
电力设备方面,我们认为今年有望成为电网投资大年,板块具有较优投资机会。 1) 22 年“低基数”效应下, 23 年投资增速有望较高,并且 23 年下半年电网投资有望加速。 2022 年由于疫情影响开工进度,投资总额为5012 亿,我们认为 2022 年受疫情影响投资基数相对较低,而 2022 年的低基数叠加长期规划的中枢抬升,我们预计 23 年的电网投资增速较高,并且下半年电网投资有望加速,南方电网下半年提出新增 150 亿电网投资,因此电力设备企业有望迎来较好的板块机会。 2) 国家能源局公布 1-9 月电网基建投资完成额, 为 3287 亿元, 同比增长 4.2%,我们认为或可以对今年的电网建设的进度情况保持相对乐观态度。推荐转型储能的成长性较高的电力设备龙头企业: 思源电气、四方股份;建议关注: 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国电南瑞。
储能方面,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年储能有望保持高增态势。1) 大储方面, 需求高增有望持续。 国内来看, 我国的具有提升储能实际效益的政策频频出台,或将刺激 23 年储能需求高增, 截至 2023 年 9 月,今年已经完成招标 13GW/33GWh(除去集采)。 进入下半年, 碳酸锂价格趋稳, 招标、开工进入旺季,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 我们预计国内储能新增装机 23 年有望达 39GWh, 22-25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92%。海外来看,美国政策积极推动,大储建设加速,我们预计全球储能(包括户储和工商业)23 年需求有望达 101GWh, 22-25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76%。 2)工商业储能方面, 我们判断 2023 年为工商业储能发展元年。 主要为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有望大幅提升:包括收益端的峰谷价差拉大、分时电价完善;成本端的碳酸锂价格下降、制造业降本;政策端不断推出补贴等;应急需求端,在限电政策频发背景下,工商业储能作为应急电源,保证供电稳定。远期来看, 虚拟电厂的建设有望给工商业储能带来丰富的收益模式, 有望提升下游对工商业储能的认知。 因此我们看好今年工商业储能的投资机会。 3)户储方面,欧美户储天花板尚远, 远期需求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市场对户储市场较为悲观,我们认为户储核心在于渠道和品牌的先发优势,因此头部企业护城河较为稳固,有望保持份额领先。 大储方面,建议关注集成商企业:金盘科技、科华数据、南网科技、阿特斯、南都电源; 储能变流器企业: 盛弘股份、阳光电源、上能电气; 储能电池产业: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天能股份;工商业储能方面, 建议关注安科瑞、苏文电能、芯能科技、科林电气、津荣天宇、南网能源、金冠股份等; 户储方面,建议关注科士达、派能科技、固德威、锦浪科技等。
光伏:
硅料价格跌势趋缓,电池价格反弹。 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公布的最新产业链价格数据,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 68 元/kg, 环比-2.9%; 硅片182mm/150μm 均价为 2.40 元/片, 环比不变, 210/150μm 均价为 3.40 元/片,环比不变;单晶电池片 182mm/ 210mm 均价分别为 0.45 元/W 和 0.56元/W,环比分别不变和+5.7%;单面 182mm/ 210mm 组件价格分别为 1.04元/W 和1.07元/W,环比分别-1.9%和不变。光伏玻璃3.2mm镀膜和2.0mm镀膜价格分别为 27.00 元/平方米和 18.50 元/平方米,环比分别-1.8%和不变。 需求端,欧洲需求持续高景气,库存积压有望缓解,国内地面电站开工有望快速启动, 1-9 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 128.94GW,同比增长145.13%, 1-9 月累积出口达 157.7 GW,相较去年同期提升 29.9%;产业链价格下降有望进一步刺激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成本降低带来装机加快落地,新技术方面, TOPCON 行业性大规模量产, ABC、 HJT 产业化进程加速,看好新技术迭代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点推荐美畅股份、福莱特、聚和材料、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昱能科技;建议关注爱旭股份、福斯特、钧达股份、宇邦新材、捷佳伟创、金博股份(信达证券电新&有色组覆盖)、 海优新材、 TCL 中环、欧晶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等。
工控&人形机器人:
工控方面, 工业产成品库存周期有望触底叠加国内宏观刺激, 我们认为新一轮工控周期渐行渐近。 2023 年 9 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为3.1%,环比上升 0.7pct, 10 月 PMI 数值为 49.5,略有回落。我们认为企业加速去库存,工业企业库存已处于偏低位置,新一轮库存周期渐行渐近。 同时,近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 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工业企业加速去库存,整体库存处于偏低位置,叠加国内宏观经济支持政策,制造业有望复苏,有望刺激企业由去库转向补库,工控周期有望回暖。重点推荐汇川技术、 旭升集团(信达证券电新&汽车组覆盖), 建议关注良信股份、信捷电气、 伟创电气、英威腾等。人形机器人方面,多公司加速入局,通用化浪潮将至。 1) 工信部日前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 2027 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2023 年 11 月, 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发布,华为通过软件系统赋能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有望加速国内机器人落地;此外, 开普勒发布人形机器人先行者 K1,国内人形机器人参与度进一步提升。 推荐汇川技术、旭升集团(信达证券电新&汽车组覆盖), 建议关注鸣志电器、三花智控、绿的谐波、鼎智科技、恒立液压、五洲新春、长盛轴承等。
风电:
海风机组招标景气度依旧。 我们从招标、前期工作等方面进行跟踪: 1) 据风芒能源公众号统计, 2023 年 1-9 月共有 6.1GW 海上风电项目完成中标。 2) 2023 年海风机组招标景气度依旧。 2023 年 6 月国内海风风机招标2.2GW,包括江苏、海南、天津共 4 个海风项目,这一招标规模达到 2022年以来的单月峰值。 3) 2023 年 9 月,国能龙源射阳 1GW 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 5.8GW 深远海项目环评、前期咨询公开询价,江苏海风持续推进;10 月,广东青洲六项目持续推进,目前海风相关限制性因素明显缓解, 9月以来海风进展明显加速,国内海风建设有望快速推进。同时,风电机组降价有望刺激风电装机进度加速,漂浮式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当前低基数情况下, 我们继续看好 23 年海风相关标的业绩增速。推荐东方电缆,关注泰胜风能、 亚星锚链、 新强联、海力风电。
行业动态:
11 月 1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 根据通知,试点示范内容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包括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运用 5G 通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光伏服务的项目。
11 月 1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 10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10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741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1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2%;第二产业用电量 519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第三产业用电量 126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862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0.7%。
风险因素: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
暂无相关内容
U财经
POWER你的投资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2 优核动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8373号-2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仅提供信息技术工具、技术支持和社区服务,所示信息由用户发表、系统采集和生成,不保证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代表U财经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交易和即时行情服务,仅引用已公布的公开信息供用户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