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C关注度持续提升,国内核药行业方兴未艾
核药作为现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治疗领域具备独特的诊疗一体化优势。近年来随着RDC药物的兴起以及Pluvicto亮眼的销售表现,核药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2024年全球共计有25项RDC的BD交易,辐联科技与SK Biopharmaceuticals的合作开创了中国核药公司的首次对外授权记录。据precedenceresearch,2023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106.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14.4亿美元,其中治疗用核药预计实现更高增速,将占据核药领域主导地位。
我国核医学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诊疗频次、人均拥有核医学仪器数量和药物使用量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品以传统仿制核药为主,市场规模不足百亿。2021年,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医用同位素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医用同位素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根据沙利文研究,我国核药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预计超20%,2030年将增长至260亿。
行业具备高壁垒和强监管,全产业链布局者优势显著
我国上游核素原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反应堆数量少、产量低,多数核素自主产能有限,但随着国内技术突破和产能投放,主要同位素的自主供应能力有望逐步增强。核药的放射性属性使其监管的复杂与严格程度远高于普通药品,具备较高进入壁垒。中游生产和流通企业中,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具备显著先发优势,核药房布局领先,产品管线丰富。RDC药物的兴起也吸引远大医药、云南白药、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企业积极入局。目前国内尚未有RDC产品获批,有4款处于审评阶段,其中Pluvicto有望于今明年上市,诺华在中国的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也在同步建设中。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我国内核药行业有望实现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将率先获益,创新药领域也将涌现更多国产优质产品。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产品上市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TA关联分析
暂无相关内容
U财经
POWER你的投资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优核动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8373号-2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仅提供信息技术工具、技术支持和社区服务,所示信息由用户发表、系统采集和生成,不保证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代表U财经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交易和即时行情服务,仅引用已公布的公开信息供用户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