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自选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

【证券】填坑行情后的震荡何时结束?

原文出处: 华金证券   贡献者:研报专业户

投资要点


填坑行情后的震荡结束后A股多上涨,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行业轮动、市场情绪等。复盘2015年以来A股出现的7次短期快速下跌再快速反弹(即“填坑”行情)后震荡的行情,可以看到:(1)震荡平均持续86个交易日,震荡结束后7次中有5次出现上涨。(2)驱动填坑行情后的震荡结束的核心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行业轮动、市场情绪等。一是政策和外部事件是影响震荡行情结束的核心:若政策宽松、外部事件积极则可能驱动A股突破上涨,如2016年险资举牌、2019年MSCI扩容、2020年拜登胜选、2024年“新国九条”出台,2025年年初“两会”等;反之,则可能震荡后下跌。二是行业轮动完成可能导致震荡结束:震荡末期蓝筹多出现补涨。三是震荡末期情绪指标处于高位可能导致震荡后下跌。


当前来看,A股短期可能继续震荡偏强甚至突破上涨。(1)短期积极的政策持续加速落地,外部事件偏积极。一是短期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首先,发改委明确表示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措施将在6月底前落地;其次,各地方政府加快稳就业政策的落实。二是外部事件短期偏积极:首先,俄乌谈判继续推进,地缘风险有望降低;其次,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同意双方团队继续落实好日内瓦共识,尽快举行新一轮会谈,短期对中美博弈的担忧有所下降。(2)当前行业轮动已接近尾声。一是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前期调整较多的行业5月27日以来均出现一定的补涨;二是当前大金融、建筑等蓝筹行业出现补涨。(3)当前市场情绪指标处于中性水平:上证综指PE分位数在50%、换手率分位数在75%左右。


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走势。(1)短期经济延续修复趋势。一是地产销售周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二是石油沥青装置和螺纹钢厂开工率有所上升。(2)短期流动性维持宽松。一是海内外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首先,美元维持弱势,海外对国内流动性宽松的掣肘较小;其次,6月5日央行预告1万亿的逆回购操作,显示央行短期维持流动性宽松的意愿较强。二是短期股市资金可能进一步流入:首先,历史经验上,填坑行情后的震荡及震荡后时期,股市资金多流入;其次,后续随着经济增长和中美缓和预期上升,融资、外资、新发基金等股市资金流入均可能上升。


行业配置:短期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新消费和部分低估值蓝筹。(1)短期小盘占优的风格可能延续。当前中证1000指数的PE、成交额占比、换手率的历史分位数均明显低于历史上风格切换时的水平。(2)短期科技和新消费仍是主线。一是复盘历史,填坑后的震荡期和震荡后上涨时,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震荡后下跌时,低估值红利板块表现相对占优。二是当前来看,科技和消费短期可能相对占优:首先,当前处于填坑后的震荡期,后续可能突破震荡上行;其次,当前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指向科技和消费。(3)短期价值中的油服、纺织、港口和成长中的传媒、通信、计算机等行业估值性价比较高。(4)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计算机(国产软件)、通信(算力)、传媒(AI应用、游戏)、机器人、军工、电子(半导体)等;二是预期可能边际改善和可能补涨的创新药、电新、食品、社服、券商、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134068.40 -0.48% -644.77
你建议本股当前如何操作?
  • 买入
  • 观望
  • 卖出
表情
同时转发

【证券】非银行业周报:蚂蚁有望入局稳定币业务探索非银金融新边界

【证券】证券行业周报:或维持高弹性

【证券】证券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券商ROE提升的“攻防一体”逻辑-自营为矛,资本金为盾

【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证监会深化科创改革,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活力、促进创投发展

【证券】证券行业周报:或处区间整理状态

【证券】证券行业2025年6月报:券商衍生品创新平稳市场

价值与成长:华尔街技术分析师关注的分歧路径

博通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优势——分析师强调2024年增长

等同于暂停IPO!本周一(3月25号),大盘或将继续下跌?

低空经济概念,估计炒不了多远。
1、民用无人机,强如大疆,一年也就300多亿产值,和卖10万台30万的汽车差不多,也就是这个行业总规模也就相当于一个理想汽车。
2、飞行汽车,一个试验性的细分行业。
3、通用航空,在美国规模挺大,咱们有遍地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啊,民航飞机还是弱项,机场也不多,发展天花板太低。
低空经济发展是要发展,预期可撑不起爆炒股票,挣点钱得了,憋着你信进去了

开局本来是不错的,但金融三马车,石油,酿酒,电信运营等巨无霸一发力,
双创直接被绿,而大盘也随着人气的回落而翻绿,
低空经济,AI模型,短剧游戏依旧是涨停的主力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