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主要内容、办理流程和施行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全国推广,购物便利度和消费体验显著提升。1)“即买即退”政策定义:是指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2)“即买即退”政策特色和亮点:相比传统离境退税的办理流程,“即买即退”将退税环节提前,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退税带来的实惠,不仅极大提升了境外旅客购物的购物便利度和消费体验感,还有利于旅客在旅游现场领取退税款用于再消费,有效激发境外旅客消费潜力。3)“即买即退”政策拓展范围:由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试点推广至全国。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统计,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其中,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北京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到了1147家,较上年末增加89家。后续随着“即买即退”政策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商店大概率持续增加,有望进一步带动境外旅客消费增长。
多因素共振促“即买即退”政策深化,境外旅客消费潜力有望加速释放。1)免签政策红利充分释放。2024年以来,我国不断优化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不断扩大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范围,持续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在华便利度。据经济日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有力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等产业发展。政策内容层面,过境免签政策将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政策适用口岸总数从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适用省份总数从19个增加至24个。政策适用范围层面,截至2024年12月17日,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综上,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驱动跨境服务消费加速释放。2)贸易摩擦升级态势下,入境消费或将成为内需提振新变量。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此外,特朗普还终止了对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并宣布自2025年5月2日起,从中国向美国寄送800美元以下包裹需缴纳30%或每件25美元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加到每件50美元)。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背景下,基于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我国政策或将重点转向入境消费市场开发,通过优化外国旅客来华消费体验,培育新的内需增长点。
投资建议:整体而言,尽管当前贸易摩擦加剧对商贸零售行业造成阶段性扰动,但在政策红利释放与消费市场复苏的双重驱动下,行业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近期“即买即退”政策的全国推广实施,就充分彰显了政府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展望未来,随着入境游客购物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以及消费体验不断优化,我国入境旅游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入境游客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充分释放,成为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持续看好商贸零售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同步大市”评级。建议重点关注:1)具备持续品牌升级与产品创新能力的优质国货龙头。后续在消费持续复苏和国产替代驱动下有望实现业绩持续增长;2)深度受益于入境游复苏的消费服务板块,比如具有口岸区位优势的免税及旅游零售运营商、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的品牌酒店集团以及拥有文化特色的餐饮服务供应商等。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消费修复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暂无相关内容
【商业百货】商贸零售行业点评报告:2025年3月社零同比+5.9%,期待后续消费潜力释放
【商业百货】耐用消费产业行业研究:美国关税扰动下,关注内需高景气板块与低估值标的
【商业百货】商贸零售行业点评报告:消费品出海关税专题:出口美国如何计税?一般贸易、跨境小包、市场采购有何区别?
【商业百货】商贸零售行业周报:永辉调改进度进一步加速,京东入局外卖取得阶段性进展
【商业百货】大消费行业周报(4月第3周):促消费政策助力社零稳步改善
【商业百货】商贸零售行业周报:“美团闪购”品牌独立,即时零售模式加速发展
开局本来是不错的,但金融三马车,石油,酿酒,电信运营等巨无霸一发力,双创直接被绿,而大盘也随着人气的回落而翻绿,低空经济,AI模型,短剧游戏依旧是涨停的主力
U财经
POWER你的投资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优核动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8373号-2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仅提供信息技术工具、技术支持和社区服务,所示信息由用户发表、系统采集和生成,不保证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代表U财经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交易和即时行情服务,仅引用已公布的公开信息供用户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