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自选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

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创新转型大踏步向前

原文出处: 第一上海证券   贡献者:研报专业户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收入增长重返双位数: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8.7亿元(同比+10.2%,下同),其中肿瘤领域收入107.3亿(+22.0%),占比37.2%;肝病领域收入34.4亿(-10.1%),占比11.9%;外科镇痛领域收入44.6亿(+18.9%),占比15.4%;呼吸领域收入31.5亿(+6.2%),占比10.9%;心脑血管领域收入21.7亿(-21.0%),占比7.5%。公司创新管线持续兑现,推动创新产品加速增长,2024年收入达120.6亿元(+21.9%)。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全年实现收入168.1亿(+3.1%),重回正增长。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全年毛利率81.5%,同比增长0.5pts。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相比2024年增加0.8pts至17.6%。销售费用率微降0.1pts至42.1%。由于出售正大青岛部分股权,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0亿(+50.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4.6亿(+33.5%)。

创新转型拥抱收获期,仿制药集采基本出清: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转型,2024年整体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7.6%(+0.8pts)。公司将继续维持研发投入力度,深化创新转型。与此同时公司采取了极为审慎的财务处理,全年只有7%的研发投入被资本化,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减轻未来的摊销压力。创新产品全年实现收入120.6亿元,收入占比提升4pts,达到41.8%。包括艾贝格司亭α、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凝血因子VIII等2023年上市的创新产品的高速放量为收入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24年共有司贝莫苏拜单抗(PD-L1)、格索雷塞(KRAS G12C)、安奈克替尼(ROS1)、依奉阿克(ALK)、帕妥珠单抗、利拉鲁肽6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截止2024年底,公司创新产品数量已达17个,并将继续以每年4-7款获批的步伐持续扩展,为公司收入快速增长持续提供强劲动力。2025年,包括JAK/ROCK抑制剂、CDK2/4/6抑制剂、长效镇痛NSAID美洛昔康等一批FIC、BIC潜力管线有望获批上市。仿制药方面,公司仍然保持稳定的投入,计划到2027年报批报产超40项。公司的大品种仿制药集采影响已基本出清,第十批集采仅占公司收入的1%。未来公司仿制药管线将维持稳定的投入和增长,并创造出海机会。

目标价4.36港元,买入评级:我们采用DCF为公司估值,其中WACC为10.5%,永续增长为3%,测算得出目标价4.36港元,对应2025年20.9倍市盈率,较现价有26.7%上升空间,买入评级。

3.83 +4.36% +0.16

TA关联分析

  • 买入
    操作
  • --
    趋势
  • 4.36
    估值
  • --
    基本面
你建议本股当前如何操作?
  • 买入
  • 观望
  • 卖出
表情
同时转发
  • 海通国际 03/26
    估值:5.52
    考虑到生物药集采对公司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类似物产品的收入增长不确定性,我们略微调整2025-26E收入预测为324亿/365亿元(前值为339/386亿元),同比增长12.3%/12.7%。此外,考虑到科兴分红部分自2024年起计入利润表并影响归母净利润,我们调整2025-26E归母净利润至38亿/41亿元(前值为35/38亿元)。参考可比公司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PE25.2x(原为2024年32x),假设RMB:HKD=1.07:1,对应目标价HKD5.52(前值为HKD5.65),维持“优于大市”评价。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
  • 平安证券 03/24
    操作:买入
    买入价: 3.60
    考虑公司创新管线加速推进和生物类似药集采影响,我们略微调高公司2025-2027年收入预期分别至330.51、366.48、409.08亿元(原本25/26年为336.14/388.17亿元),伴随新产品上市,主营产品毛利率提升叠加控费持续,我们调高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至38.45、43.31、50.41亿元(原本25/26年为30.81/37.50亿元),维持"推荐"评级。24年经调利润超预期,创新产品有望加速兑现
  • 浦银国际证券 03/24
    2024年业绩大致符合市场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微调目标价至5港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创新药销售再创新高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