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政策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煤矿开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鼓励汽车生产、电子制造、工业焊接、煤炭矿业等领域的央国企率先开放一批应用场景,促进场景方和技术方深度融合、联合研发,加快行业数据积累,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另外,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政策推进矿山智能装备替人趋势。
采煤机器人是解决煤炭开采安全和招工难的最佳路径。煤炭在我国能源供给中发挥“压舱石”作用,是我国基础能源,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59亿吨创历史新高。然而,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持续增加,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根据《2016—2022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与规律分析》的数据,2016-2022年我国共发生1026起煤矿事故据,造成1990人死亡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将大幅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显著降低事故死亡人数。同时,煤炭企业井下恶劣的作业环境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导致招工越发困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工资需求也在提高;加之煤炭安全生产投入加大,煤炭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促使煤炭企业加大智能化无人设备投入减少劳动用工,为煤矿开采机器人提供市场需求。
采煤场景非常适合具身智能技术落地。采煤场景间布局固定,井下巷道、运输轨道、设备位置相对固定,便于机器人导航与路径规划。同时,采煤作业流程已成熟标准化。采煤、掘进、运输等流程具有重复性,适合机器人程序化执行。采煤场景固定与标准化流程降低技术落地难度,适合规模化复制,具身智能技术有望快速落地煤炭开采领域。根据改革网新闻,截止2024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矿全面推进多种作业类机器人,已应用36种共305台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辅助作业、巡检、救援等采煤系列工作,综合效益提升显著。
煤炭作业机器人种类繁多,具身智能落地空间较大。根据《中国煤矿机器人发展报告》预计到2027年,中国煤矿巡检机器人需求量约为900台,煤矿掘进机器人需求量约为700台市场规模约分别为7.59亿元和27.6亿元。煤炭作业的机器人种类繁多,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中,煤矿作业所用的机器人可分为38种机器人,细分应用场景多样,适合具身智能技术落地,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建议关注:政策引导行业向智能化和无人化转型升级,并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煤矿开采领域,我国煤炭开采智能化进程提速。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开采领域关键技术,专利技术储备深厚,并与下游主要煤炭开采企业长期深度绑定的企业将显著受益。关注国内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双龙头企业,天玛智控和郑煤机。
风险提示: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TA关联分析
暂无相关内容
【通用设备】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摩托车行业2025年2月销售数据更新
【通用设备】制造成长周报(第5期):2026年星舰将携特斯拉机器人踏上火星,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
【通用设备】人形机器人月报: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灵巧手新变化孕育新机会
【通用设备】禾赛科技:获得海外顶级OEM多年独家定点合作,25全年预计实现GAAP盈利
【通用设备】机械:先进封装产业+键合技术发展,共驱键合设备广阔空间
【通用设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机械设备行业相关要点及解读:首提具身智能及深海科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开局本来是不错的,但金融三马车,石油,酿酒,电信运营等巨无霸一发力,双创直接被绿,而大盘也随着人气的回落而翻绿,低空经济,AI模型,短剧游戏依旧是涨停的主力
U财经
POWER你的投资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优核动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8373号-2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仅提供信息技术工具、技术支持和社区服务,所示信息由用户发表、系统采集和生成,不保证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代表U财经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U财经不提供证券、期货交易和即时行情服务,仅引用已公布的公开信息供用户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