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核心观点
OPAT小幅提升,股东回报稳健。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下降17.6%,主要系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下滑所致;归母营运利润1484亿元,同比小幅提升0.3%,其中人身险和银行业务(YoY+16%/25%)正贡献显著,而财险、资管和科技业务则承受较大压力。每股股息2.42元,同比增长1.7%,与OPAT挂钩的分红率为29.8%,同比小幅提高0.4pp,股东回报稳健。
NBV压力边际缓释,渠道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公司2022年NBV实现288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FYP和Margin分别同比下降12.4%和3.7pp,主要系居民消费意愿阶段性减弱导致保障险销售下滑,以及增员、客户面访等线下活动受限所致。但需注意的是,个险新单与同2021年假设下的2022年NBV降幅正逐季收窄,且剔除精算假设调整影响的Margin仅小幅下滑1.6pp,承压态势边际缓释。此外,代理人队伍2022年末为44.5万人,环比三季度末下降8.8%,同比下降25.9%,规模仍处于持续探底状态,但部分产能指标已呈现向好态势,例如新人中优+占比提升14pp,人均收入同比提升22.5%,个险渠道的数字化经营已完成全国推广等,我们预计随着寿险改革的持续深化,在规模稳定前提下的产能提升值得期待。
车险品质优化但保证险承压,财险盈利能力弱化。车险原保费收入2022年同比增长6.6%,占比下降2.4pp至67.5%,结构持续优化,且出行频次的降低推动车险COR同比优化3.1pp至95.8%。非车险业务来看,健康险、保证险、责任险分别同比增长79.2%、21.2%、9.6%,是推动规模增长的三大险种,但其中保证险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赔付支出上升,导致COR同比提高40.2pp至131.4%,进一步推动财险整体COR同比提升2.3pp至100.3%,其中赔付率上升2.9pp。
市场波动拖累投资表现,EV增长动能减弱。2022年总/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5%和4.7%,分别同比-1.5pp和+0.1pp。投资负偏差拖累EV增速约2.9pp,叠加并表新方正带来的商誉剔除负面影响1.5pp,集团EV同比仅增长2.0%,寿险EV同比减少0.2%,我们认为一次性影响消散与投资端稳中向好预期推动EV增速有效修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在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转型压力下的调整已基本到位,但防控政策放开下的短期冲击较为明显,且需求释放仍需时间,对全年保费增速有所下修;此外国际形势震荡带来资本市场波动,下调投资收益预期。综合影响下,预计2023-25年EVPS分别为85.85/95.26/105.86元(23-24前值为92.10/102.29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整体价值进行评估,预计2023年目标市值10514亿元,目标价57.51元,对应2023年目标P/EV为0.6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单销售不及预期,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股权投资计提减值风险,政策风险。
暂无相关内容
【浙商银行】2022年报点评:... 国信证券
【新宙邦】2022年报及202... 国信证券
【比亚迪】业绩接近预告区间上限... 中国银河
【神火股份】资产质量夯实,煤铝业务迎来业绩释... 国信证券
U财经
POWER你的投资
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浏览器】打开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2 优核动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8373号-2 U财经所示的内容或数据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及时性,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用户在U财经发表的任何信息,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若U财经所载内容、数据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